第二书包网

收藏备用网址www.dier22.com不迷路
繁体版 简体版
第二书包网 > 乾与坤的逆转 > 九合诸(6)

九合诸(6)

齐兵大胜后,齐国群臣向齐桓公贺喜,鲍叔牙说:“鲁国虽败,实力尚存,公子纠又有召忽、管仲相助,召忽、管仲都是国才,这些人都是齐国的心腹之患,现在庆祝胜利,为时尚早。”齐桓公向鲍叔牙征询未来之策,鲍叔牙说:“乾时之战,齐国已经打得鲁国心胆俱裂,现在我们只要以*公子纠为名,屯兵鲁境,鲁国必杀公子纠,那时才算有喜可贺。”随后,齐桓公令鲍叔牙为帅,雍廩为将,压阵鲁境,对鲁国实施威胁;再派隰朋为使臣,劝鲁庄公以齐鲁两国长远关系着想,杀公子纠以修两国之好。隰朋到达鲁国转达齐君的意思后,鲁庄公召施伯商议,施伯认为齐小白继位后能团结群臣,选贤任能,才识不同于常人,将来必能振兴齐国,齐国强大对鲁国是巨大的威胁。又听洛阳传来的消息说,周天子已经批准了小白做齐君,公子纠回齐做国君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,现在齐强鲁弱,从长远看,不如杀公子纠与齐国和解,与齐结盟才是上策。鲁庄公觉得施伯的分析有道理,令军兵突袭了公子纠的营地,将公子纠杀死,又捉住了召忽跟管仲。召忽被捉后长叹说:“未保公子之生,一罪也,不死于公子之死而擒,二罪也,擒而受辱,三罪也,有此三罪而士不死者,未闻之也。”召忽痛哭之下,触柱而死。管仲觉得召忽之死不值,说:“自古人君,有死臣则有生臣,如其死死,莫若生入齐国而为公子纠鸣冤。”管仲坐进押解犯人的槛车,要鲁庄公送其至齐国鸣冤。施伯认为管仲是天下奇才,不如将管仲留在鲁国,为鲁国所用,如此则齐国不足虑也。鲁庄公认为管仲与齐国小白有大仇,将管仲留在鲁国,小白决不会甘休,还是送管仲去齐国由齐国人处置比较稳妥。施伯又建议杀掉管仲,以免管仲为齐国所用日后危害鲁国。隰朋听说鲁国想杀管仲,急忙赶到鲁宫,要求将管仲押回齐国,说齐君想手刃管仲以解心头之恨。鲁庄公听信隰朋的话,下令将管仲押回齐国,由齐人处置。施伯听说鲁庄公已让管仲活着回齐国,连忙赶到鲁宫,要鲁庄公急追管仲,鲁庄公后悔,派公子偃领鲁兵追赶,孰知管仲让押解之人星夜赶路,已离鲁境到了齐国,公子偃只得返回覆命。

管仲到达齐国后,鲍叔牙亲自出城迎接,打开槛车,让管仲住进了专门为其设立的馆舍之中。鲍叔牙要将管仲推荐到齐桓公那里,管仲觉得自己屈身事仇,有亏士节,鲍叔牙劝慰说:“成大节者,不恤小耻,立大功者,不计小过。子有治天下之才,齐君有高天下之志,若得子之辅助,齐国必兴,霸业必成,若为志士,岂能守匹夫之节,成无功之虚名哉?”鲍叔牙进宫向齐桓公推荐管仲。齐桓公对管仲­射­其衣带钩之仇恼怒异常,恨不得食管仲之­肉­。鲍叔牙说当时管仲也是各为其主,迫不得已,现在公子纠已死,管仲能为齐国“­射­天下”,齐国绝不能没有管仲。齐桓公哪里听得进鲍叔牙的推荐,在鲍叔牙的再三请求之下,只赦免了管仲的死罪。周天子同意齐桓公继位齐君的国书到达齐国,齐桓公论功行赏,认为恩师鲍叔牙的功劳最大,欲封鲍叔牙为相,委以国政。鲍叔牙觉得自己的才能比管仲差了很多,再次建议齐桓公不计前嫌,启用管仲,并说:“臣所不若管仲者五,道行天下,宽柔惠民,一不若也;治国家,不失其柄,二不若也;忠信结于百姓,三不若也;制礼义布于四方,四不若也;执枹鼓立于军门,使百姓有进无退,五不若也。”齐桓公心动,想考问管仲之才,要鲍叔牙召管仲入宫,鲍叔牙说:“管仲非常人可比,非常之人必待以非常之礼,君必卜吉日而郊迎之,以示敬贤礼士而不计私仇之意,则天下之士有谁不愿效力于齐者?”齐桓公觉得恩师的话有道理,要收拢人心,不如做得越诚心越好,于是沐浴三日,亲自去城外馆舍中迎接管仲,赐管仲为上大夫。管仲穿着上大夫的衣冠,与齐桓公同车进城,引得无数百姓围观。

0 0

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,最新小说等你来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