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书包网

收藏备用网址www.dier22.com不迷路
繁体版 简体版
第二书包网 > 乾与坤的逆转 > 合纵连横(2)

合纵连横(2)

主政晋国的赵简子问史官墨,国不可一日无君,鲁国把鲁昭公赶跑了,鲁国老百姓好像日子过得还蛮舒服,这是怎么回事?史墨答,鲁君早就失掉了民心,老百姓早就把鲁君不当回事了,鲁君死在外国,恐怕也不会有人表示痛惜。史墨强调说:“社稷无常奉,君臣无常位,自古皆然。故《诗》曰‘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’三代之后,而今为庶民者,不知有几矣!”史墨的话强烈地暗示赵简子,君与国并不是一体的,晋君并不是晋国的惟一合法代表,晋君的地位与功能是可以取代的,只要赵简子能收拾民心,像上古君主那样理政,赵氏也能收到“三桓”在鲁国的政效。史墨的话强烈地冲击着赵简子的心灵,此后,赵简子在封地安置最有能力的家臣董安于经营晋阳,另一家臣周舍协助处理赵氏政务、政事,为赵氏分晋立国作准备。

周定王十一年(公元前458年),晋国六卿因分权不公,智氏、赵氏、魏氏、韩氏四家联合,将范氏、中行氏击败,范氏、中行氏的封地被四家分割。周定王十六年(公元前453年),不甘智氏棱辱的赵氏、韩氏与魏氏合兵击杀智氏,智氏土地被三家瓜分。赵、韩、魏号“三晋”,晋国君主晋哀公鉴于“三晋”威势,过新年时反而去拜会“三晋”,祝其政通人和、兴旺发达。强大的晋国被三大公卿搞得七零八落,诸侯国如同周王朝一般无可挽回地堕落到了被分裂的下场。此后,自称以德配天的周王朝像一只背着巨大死壳的蜗牛,匍匐爬过近二十年,让周威烈王姬午穿上了周天子的衣冠。周威烈王谨记先祖遗训,除了保持作为德治象征的祭祀大典外,对于发生在各诸侯国内的一切事情概不过问,只守着洛阳周围百里王畿之地过日子。周威烈王认为,自己的一切按照德治的要求去尽心尽力办好,周天子的威仪不一定就此旁落下去,说不定哪一天风云突变,周王朝会重新回到昔日统率万邦的光辉境地。

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夏,西周关中丰、镐(今陕西西安一带)故地发生大地震,东周京畿洛阳暴雨成灾,雷电击倒周太庙前殿,象征华夏一统及周王朝最高权威,位于洛阳周太庙中的“九鼎”摇动,吓得周威烈王面如土­色­。暴雨过后,洛阳灾荒遍地,周威烈王只得向各诸侯求援。“三晋”得信后,各派得力家臣带着大批救济物资与贡品前往洛阳,请求周天子去晋封号,直接加封赵、韩、魏三家为侯。周威烈王又急又恨,在内外压力之下只得按“三晋”的要求加封三家为赵侯、韩侯与魏侯。周安王十六年(公元前386年),齐国田氏已彻底搞垮了鲍氏、高氏、国氏等其他强宗,将齐康公赶到了滨海一小城,派使者前往洛阳,要求去掉姜齐封号,加封田氏为齐侯,周安王援引旧例,批准田氏继承整个齐国,成为新的诸侯。

周天子承认强大的家族可以取代诸侯的地位,无异于承认强大的诸侯可以取代周天子的地位。诸侯将取代周天子建立一代新的王朝,这无疑给恶欲横流的华夏大地降下了一场更大的­淫­雨,让山川草木在巨涛浊浪中浮沉不止。周王室东迁后,周天子的象征­性­意义就此遭受了天塌地陷式的毁灭­性­打击。

周显王二十二年(公元前337年),秦孝公病逝,其子秦惠公继位。秦惠公做太子时,因反对商鞅变法,曾受严惩,他的老师公子虔的鼻子被依法割掉。秦孝公一死,商鞅的后台倒掉,秦惠公免掉商鞅的相国一职,让商鞅回封地商於养老。商鞅回商於途中,百官倾城而送,车马仪仗比同诸侯。对商鞅怀恨在心的公子虔密告商鞅在秦立法治国,儿童老人都称商鞅之法,而非秦法,秦国百官均属商鞅辖治,只知商鞅不知秦君,如同田氏在齐,商鞅的谋逆之心昭然若揭。现在商鞅回归封地不思悔过,反而打着诸侯的旗号招摇过市,反形已显,如果不派大兵追杀,商鞅回商於后必定造反,那时悔之晚矣。秦惠公听了之后,立即下令公子贾领虎贲三千追杀商鞅,商鞅得知消息后急忙妆扮成隶卒,骑快马至函谷关(今陕西潼关),想出关而逃。天­色­已晚,商鞅想找家旅店寄宿,旅店让他拿出身份证来,商鞅拿不出,旅店老板说,商君有法令,旅店不能留宿没有身份证的人,犯者斩。商鞅想不到自己立的法令会把自己拉下火坑,只得连夜走小路翻山越岭,逃往关东的魏国。魏惠王正恨商鞅曾用诈术击败魏国河西守军,将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土地全部割给秦国,派人捉拿商鞅。商鞅惊惶之下逃回商於,想起兵攻秦。商鞅定秦法时曾定谋反者诛九族的重罪,商於民众无人愿意随商鞅反秦。这样秦将公子贾就轻而易举地将商鞅捉住押解回咸阳。按照他自己制定的秦律,商鞅被“五马分尸”,车裂于咸阳街头。商鞅虽死,秦惠公仇其人而不灭其法,继续用商鞅之法治理秦国,并用商鞅生前的国策重点打击魏国,继续向黄河以东用兵,搭建秦国兵临东方的桥头堡。随后几年,秦军攻占了魏国蒲阳(今山西永济)、上郡(今陕西延安一带),将黄河天险牢牢控制在了秦国手里。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国富兵强,其进攻态势如同利剑之杀气侵凌东方各国,使东方各国受到极大震动。秦惠公觉得齐、魏等东方诸国均已称王,秦国仍将自己定位为周天子脚下的侯国不妥,改秦侯为秦王,并通告东方诸国,要诸国跟魏国一样献地称贺,否则派兵攻击。东方诸国面临秦国的巨大压力,不知如何应付之际,突然出现了一位名动天下的策士苏秦,苏秦的“合纵之说”成为东方各国对付秦国的一副强盾,也让苏秦成为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能一人独挂六国相印的风云人物。

0 0

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,最新小说等你来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